首届清华健康传播论坛成功举办
2022年3月19日下午,由清华大学全球发展与健康传播中心主办的“首届清华健康传播论坛”(Tsinghua Health Communication Forum),以线上线下混合的形式,在新闻与传播学院环球资源厅成功举行。清华大学全球发展与健康传播中心旨在整合政府、媒体、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开展具有创新性和全球引领性的科学研究,着力打造一流的健康传播研究机构,来推动中国健康传播学科领域的发展。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全球发展与健康传播中心主任周庆安为首届论坛致辞。《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副社长马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经营管理部部长苏立楠、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经营管理部副部长李梦滢作为共建实践基地代表出席了论坛。健康传播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参与了学术探讨与互动。清华大学全球发展与健康传播中心副主任陈梁主持了本次论坛。
陈昌凤常务副院长在论坛致辞中强调,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全球发展与健康传播中心”——该中心着眼于健康传播学科建设,不仅要在一流大学实现多学科融合,还要把学院在健康传播上的研究基础继续发扬光大,更致力于团结广大学界同行与业界人士,为中国健康传播的研究与实践做出贡献。
陈昌凤致辞
随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全球发展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周庆安,从传播学学科历史脉络指出,举办“首届清华健康传播论坛”的重要意义在于“三重交叉”。二战后,以标准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为基础的“叙事传统与科学传统”奠定了第一重交叉;21世纪初,公共卫生与新闻传播融合,构成了“理论与实践”之第二重交叉;新冠疫情以来,又形成了基于风险探测及风险管控的“现实与未来”之第三重交叉——如何帮助公众在“风险社会”中建立良好的舆论预期,正在成为健康传播研究的“远虑”。
周庆安致辞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副社长马新表示,业界也需要与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开合作、共建实践基地,运用健康传播研究的理论知识来弘扬医保文化、创造良好的舆论预期,以科学的方式为人民健康做出贡献。
马新发言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经营管理部部长苏立楠认为,无论是医疗产品的推广与品牌建设,还是引导民众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合理地做健康管理,都需要新闻传播学科的理论支撑与研究指导,这就是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建实践基地的良好契机。
苏立楠发言
紧接着,陈昌凤教授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实践基地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实践基地授牌。
共建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后,八位学者嘉宾基于“缘起-价值-范式反思“、”研究案例-方法论“、”健康传播本土化“以及”健康传播教育“四个方面,作了主题演讲、分享了近期的研究并互动反思。
一、缘起-价值-范式反思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会长孙少晶提出,疫情所带来的社交隔离,进一步推动“隔空式”社交媒体成为重要的传播场域,更是从勾连个体与群体的角度诠释了何谓“传播可供性“。在后疫情时代,这意味着“发现危机”(i.e.检测疫情爆发)与“控制危机”(i.e. 应对疫情中的伪信息扩散)两个方向上的研究愈发重要,而在社交媒体场域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关键出发点。
孙少晶作线上主题演讲
同样从“危机”切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静指出,中国健康传播学科出生、成长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e.g. 2003年“非典”以及2016年医患关系紧张)。为了应对这些“危机”,许静认为关怀个人决策的 (personal decision) 、基于医患协商的、聚焦社会动员与社群建构的 (community building) 价值观应该成为健康传播研究的底色。
许静作线上主题演讲
从人本主义范式跳跃到超人本主义范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迪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那些被我们理所当然地视作“技术”的东西,或已成为新的传受主客体,这与线下的健康宣导的分发逻辑存在本质差异。只有兼顾社会建构和技术中心的视角,并且尝试着超越技术工具论、一方面落地宏观的理论而另一方面又跨越微观的效果研究,才能在人工智能技术接纳、数字鸿沟、认知行为效果乃至社会文化形塑等领域开展革命性的进步。
张迪作线上主题演讲
二、研究案例-方法论
基于人文关怀的出发点,香港浸会大学传播系助理教授石静远通过两个实验研究,发现passive users能够从线上社交互助精神健康社群中获益。具体的获益机制包括但不限于讯息框架(i.e. gain-loss framing)设计、信源专业性分布(i.e.尤其是同龄人咨询对象)、视觉匿名性操纵与社会身份建构等因素的条件组合。
石静远线上分享研究案例
同样关注心理健促进,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杨晓冬则通过问卷调查,探究了信息搜寻行为如何通过健康信念模型来影响自助、非专业自助与专业自助三种行为意愿。结果表明,宣传各类健康促进行为的益处、解决求助人员的感知实际障碍、针对性别、收入等区分等群体特征进行分众化宣导,都是心理健康促进实践中需要重点关注的。
杨晓冬线上分享研究案例
除了传统的实验法与问卷调查法,孙少晶还指出,数据科学也为健康传播研究提供了诸如社会网络分析、文本挖掘、情感或情绪分析等新方法——而“数据”的定义亦不拘于数字。如何合理利用这些新方法,以综合分析国内外的“多模态数据”,也是促进未来健康传播理论与实践进步的关键。
三、健康传播研究本土化
在健康传播研究本土化的维度上,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周敏、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周裕琼先后作主旨演讲。她们共同关心:西方的健康传播理论如何更好地落地到中国的社会语境中。
周敏教授系统梳理了日本健康传播近30年(1991~2021)的学科建制历史、重要领域的分布、焦点动向以及对中国健康传播的启示。基于文献语词共现和聚类分析,周敏发现,日本健康传播研究五大领域的分布(效果研究、癌症宣传与预防、健康素养、医患健康传播研究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研究)恰恰体现了西方路径与日本本土问题/矛盾(e.g. 地区性健康建设方案、适老化健康软件设计等) 的有机结合。这对于中国健康传播学界的主要借鉴意义在于,要面对中国的现实问题,更要作出具有预见性和实操意义的研究成果。
周敏作线上主题演讲
同样从本土化的“现实问题”出发,周裕琼教授进一步基于“三个意识”(问题意识、理论意识和数据意识),强调了“独特性问题而不仅仅是复制性”、“中国理论而不仅仅是西方理论”以及“原生型数据而不仅仅是复制型”三个维度上的本土化。基于深度访谈,周裕琼发现,阻碍以上三个层次本土化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不发表就出局”(publish or perish)的学术考核制度、小修小补的模型内卷、以及新闻传播研究内循环引证等掣肘。她认为,应当在在政治动员(i.e. 健康中国战略)、社会结构 (i.e. 老龄化、独生子女、流动人口)、文化资源 (i.e. 中国生老病死观、中医健康哲学) 以及技术升级 (i.e. 数字健康) 四个层面上直面中国现实。
周裕琼作线上主题演讲
四、健康传播教育
在充分探讨健康传播的出发点-价值观-范式、方法的继承创新、近期经验研究案例、以及本土化可能性的基础之上,清华大学全球发展与健康传播中心秘书长苏婧,强调了健康新闻采写能力训练与健康新闻研究的重要性。苏婧认为,健康新闻采写训练、公共卫生知识的学习、以及前述各种研究方法训练和对中国现实的观照,都是构建健康传播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的要件。
苏婧作主题演讲
论坛尾声,周庆安梳理了线上线下与会嘉宾们丰富而深刻的分享,指出健康传播研究的出发点与价值观、经验研究与方法论、以及本土化或中国化路径等等,都是学界业界同仁重点关注的议题。相信在“清华大学全球发展与健康传播中心“后续的系列活动中,学者同行与业界人士能够进一步回答”健康传播为何“、”何以健康传播“以及”何以从中国发现世界“等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线上线下的与会嘉宾截图合影